分享好友 技术首页 技术分类 切换频道

京津冀区域年综合利用工业固废量将达8亿吨

2020-07-27 23:29720<a href=

:日前,工信部印发《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工业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协同转型提升计划(2020-2022年)》。计划提出,坚持创新引领、突出重点、协同融合,聚焦典型固废,以技术支撑、模式创新、基地建设和龙头企业培育为抓手,推动区域工业资源综合利用产业高质量发展,把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打造成工业资源综合利用产业集聚发展示范区、区域协同发展实验区、产城融合发展典范区。
该计划明确发展目标为,到2022年,区域年综合利用工业固废量8亿吨,主要再生资源回收利用量达到1.5亿吨,产业总产值突破9000亿元,形成30个特色鲜明的产业集聚区,建设50个产业创新中心,培育100家创新型骨干企业。区域协同机制较为完善,基本形成大宗集聚、绿色高值、协同高效的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发展新格局。
该计划提出十大重点任务。
协同利用工业固废制备砂石骨料。充分利用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尾矿、废石等存量工业固废资源,以张家口、承德、唐山等地为重点,建设一批利用尾矿、废石等固废制备砂石骨料、干混砂浆等绿色砂石骨料基地,利用“公转铁”专列、新能源汽车运输等条件,保障京津重大工程建设的砂石骨料供应和质量,到2022年,具备年替代1亿吨天然砂石资源的生产能力。
推进大宗冶金与煤电固废协同利用。在河北、山西、内蒙古、山东、河南等地的冶金和煤电产业集中区,建设10个以上协同利用冶金和煤电固废制备全固废胶凝材料、混凝土、路基材料等的生产基地,推动钢铁、煤电、建材、化工等产业耦合共生,实现年消纳工业固废3亿吨。
壮大工业固废高值化利用产业规模。以河北、山东为重点,开展冶金固废多元素回收整体利用,提高铜、铅、锌、金等有价组分回收效率。以山西、内蒙古、河北等地为重点,开展工业副产石膏、粉煤灰、煤矸石、尾矿、热熔渣制备新型建材等高值化产品推广应用,新增工业固废高值化利用能力1000万吨/年。
提高废旧金属利用水平。统筹区域内资源配置,引导废旧金属资源向优势企业集聚。推进钢铁企业短流程炼钢技术应用,支持一批钢铁生产企业与废钢回收加工企业合作,建设一体化大型废钢铁加工配送中心。以精细拆解、清洁提取、高效富集为导向,在区域内培育一批再生铜、再生铝高值化利用标杆企业。
推动废旧高分子材料高效利用。建设一批旧轮胎翻新、精细胶粉制备、再生塑料造粒等项目,在河北定州、山东济南等地培育一批加工利用龙头企业。加强废纸及纸基快递包装物回收利用,以天津、北京、河北、山东等地为重点,建设3至5个大型区域废纸分拣加工中心和废纸仓储物流交易中心,打造区域废纸回收利用产业集群。
加快退役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推动山西、山东、河北、河南、内蒙古在储能、通信基站备电等领域建设梯次利用典型示范项目。支持动力电池资源化利用项目建设,全面提升区域退役动力电池回收处理能力。
推进资源综合利用产业集聚发展。以集聚化、产业化、市场化、生态化为导向,加快建设山西朔州等25个工业固废综合利用基地,促进优势资源要素集聚。以现有产业园区和骨干企业为基础,在天津子牙、河北定州等地建设15个再生资源产业园区,推动技术、标准、政策、机制协同创新。遴选发布一批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协同提升重点项目,培育一批工业资源综合利用领跑者企业,促进资源综合利用产业跨区域协同发展和有序转移。
推动生产系统协同处理城市废弃物。推动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有机结合,支持冶金、建材等工业窑炉协同处置固体废物,探索产城融合发展新路径。因地制宜推进水泥窑协同处理生活垃圾、市政污泥、危险废物等项目建设,提高固废对工业生产原(燃)料的补充和替代作用。支持一批建材企业在河北、山东等省布局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项目。
建设绿色雄安。充分发挥唐山尾矿、废石资源丰富优势,建设固废机制砂石骨料、预制混凝土结构件、全固废胶凝材料等建筑供应基地,为雄安新区基础设施建设提供高品质建筑材料。以“无废城市”建设试点为契机,力争建筑垃圾就地消纳,有序推进雄安新区周边地区存量工业固废综合利用和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建设互联网+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建立雄安新区与周边城市的固体废物资源化协同处理长效机制。
创新引领协同发展。支持骨干企业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组建产学研技术创新联盟、创新中心等区域创新平台,加快固体废物共性关键技术开发及产业化应用,以科技创新支撑产业升级。积极培育资源综合利用服务商,深化工业固体废物资源综合利用评价制度,探索建立税收减免互认、设施共享、政策体系协同,以机制创新推动产业升级。
原标题:京津冀区域年综合利用工业固废量将达8亿吨

免责声明:矿库网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为了传递信息,我们转载部分内容,尊重原作者的版权。所有转载文章仅用于学习和交流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感谢您的理解与支持。

举报
收藏 0
评论 0
打造“无废城市” 广州增城区强化工业固体废物管理
“无废城市”是一种先进的城市管理理念,稳步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对于推动增城区生态文明建设、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等重大战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工业固体废物管理作为“无废城市”建设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广州市增城区高度重视工业固体废物管理体系建设,大力推进工业固体废物精细化管理和危险废物环境风险防控工作,助力广州市“无废城市”建设。 强化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

0评论2023-07-03539

广期所再次组织工业硅期货模拟交割
自5月开展工业硅期货模拟交割以来,市场各方对工业硅期货的首次交割愈发关注。为充分响应市场需求,6月8日,广期所在广东国储供应链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广东国储)黄埔仓库组织开展了第二次工业硅期货模拟交割,在包括期货公司、硅产业企业、风险管理公司、期现公司、贸易商等60余家企业的见证下,广东国储和通标标准技术服

0评论2023-06-091649

两项稀土行业低碳技术在2023工业绿色发展大会发布
6月1日,2023工业绿色发展大会在广东省广州市召开,本次大会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广东省人民政府、广州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以“加快工业绿色低碳转型 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举办产融合作推动工业绿色发展、重点行业绿色低碳转型、企业绿色低碳转型论坛。在会议重点行业绿色低碳转型高峰论坛上,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

0评论2023-06-071788

行业唯一!自治区唯一!北方稀土这项技术入围2023工业绿色发展大会“原材料工业20大低碳技术”
6月1日,2023工业绿色发展大会在广东省广州市召开。各行业协会联合发布了“原材料工业20大低碳技术”。经中国稀土行业协会推荐、专家组评选,北方稀土“稀土碳酸盐连续化生产节能降碳技术”成为国内稀土行业、内蒙古自治区唯一入围项目。本次大会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广东省人民政府、广州市人民政府联合举办,大会以“加快工

0评论2023-06-022031

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专家提出中国钢铁工业三条减碳路径
中新网北京5月28日电 (记者 孙自法)2023年中关村论坛“第二届碳达峰碳中和科技论坛”27日在北京举行,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副所长朱庆山研究员在论坛上以“钢铁工业超低碳发展路径思考”为题做报告提出,中国钢铁工业减碳的路径日渐明晰,主要包括三条:一是需求下降的自然减碳;二是废钢用量增加减碳;三是应用超低碳

0评论2023-05-291543

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地质勘查中心江苏总队召开尼日利亚勘查项目启动大会
5月24日,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地质勘查中心江苏总队召开了尼日利亚勘查项目启动大会,近期,江苏总队与香港李氏集团签署了尼日利亚两个固体矿产勘查合同,合同额近1000万元。总队长、党委副书记邬喜春出席大会。会议由副总队长马海主持。 会议听取了项目组成员汇报的项目概况、设计方案、施工组织、后勤保障、安全管理等相关情

0评论2023-05-291765

宁东基地打好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组合拳”
近年来,宁东基地严格落实工业固废各项管理措施,全面提高工业固废综合利用水平。2022年,一般工业固废综合利用量达到1719万吨,综合利用率提高至59%,危险废物安全处置率达100%。宁东基地严格落实固废综合利用产业发展规划(2021-2025),建立工业固废季度通报、半年召开推进会的管理机制,与11家重点产废企业签订《中央生

0评论2023-05-252111

中联重科新材料(湘阴)标杆工业园开园投产 提升砂石工业化应用水平及附加值
近日,中联重科新材料(湘阴)标杆工业园正式开园投产。随着项目投产,标志着一座全球领先的建筑新型材料标杆工厂已在湘阴拔地而起,将加速打造一张湖南新材料产业的国际名片。据了解,中联重科新材料(湘阴)标杆工业园占地105亩,规划3.7万平方米的现代化、绿色环保厂房,打造2条MTA、2条KMA全自动砂浆新材料生产线,主要

0评论2023-05-232061

河北首个矿山领域F5G全光工业网在开滦投用 推进井下少人化、无人化、智能化
近日,F5G全光工业网正式在开滦集团范各庄矿业公司(以下简称“范矿公司”)投入使用,这是该网在省内矿山领域的首次应用。据了解,F5G即第五代固定网络。像5G一样,F5G具有高度的产业指向,可以直接与大量行业的网络升级需求、数字化转型实践结合在一起,其中就包括智慧矿山。F5G全光工业网采用全光通信技术,使用光信号传

0评论2023-05-092084